我们每天都躺在床单上睡觉,可除了做床单的人,有多少人真的亲眼目睹过一张床单是怎么由线变成面的吗?我是个对生活的点滴都充满好奇和热爱的人,所以当朋友邀请我去他们村里挑选老粗布制品时,我就欣然的答应了。
踏进一个绿树村边合的小乡村里,砖头堆砌的一间间小平房给天与地之间留足了空白,我的视野变得开阔,心胸舒展,乡野的气息拉近了我与自然的距离,我喜欢这个地方,别看入目的都是比较原始的建筑和羊肠小路,但环境很清幽,没什么污染源来污染这一片天空下的空气。一路深呼吸着纯净的空气,走到了一个小院里,除了进门时有一面墙外,其余的三面都是屋子,屋子里还有不停的传来木材咔嚓咔嚓的运作声音。跟随朋友的脚步进入一间北屋里后,就被眼前的场景吸引了,一个比钢琴大三倍的庞然大物占据了屋子的一半,这就是传说中的手工织布机,密密麻麻的线被固定在上面,正在织布的大姐一面将梭子在两手间传递,一面做着销售业务,寻问我们想要什么样式的布,需要多大尺寸的,朋友有问必答的跟织布的大姐聊着即将成交的买卖,我则化身好奇宝宝围着这个庞然大物转圈圈,心想躺了这么多年的床单,终于见到了床单是怎么织出来的了,看明白了织布机的运作原理后,我不由得惊叹这织布机真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伟大发明,人类的大脑果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,而且没有之一。
这种织布机的织布速度虽然慢,但是织出来的成品确实是细活儿,因为懂布的行家都知道,老粗布是越躺越舒服的,而且夏天躺在上面还能起到凉席的作用。东西好不好,探秘就知道,从用料到做工,老粗布绝对是你值得拥有的床单,那些流传下来的传统工艺也是让我们增长见识的中华好遗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