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带孩子回老家,一大家子相聚,父亲用家里的大锅为我和孩子做了一顿柴火饭。对于生长在农村的我来说,柴火饭并不陌生。记忆中的时光,堂屋里有一个柴火灶,旁边紧挨着床铺,便于冬天取暖。清晨,母亲总是早早的起床,将柴火放入灶膛内,伴随着噼里啪啦的声音,母亲开始了一天的生活。
老家的柴火灶是用砖和水泥磨成的,虽然外表看起来有些粗糙,但是却十分耐用。这口土灶伴随着我从小到大,记忆里,每天早上都是被母亲拉风箱的声音和柴火噼里啪啦点燃的声音吵醒。母亲会在锅内放入米,篦子上放上鸡蛋,还没起床,就能闻到饭香。每天的午餐和晚餐,柴火饭的样数会多一些。夏季,母亲会从菜园里摘回豆角、茄子、西红柿,清洗干净后,在灶上用油煎炸烹炒。秋天,母亲会从地里掰回来鲜嫩的棒子,放在锅内蒸熟。冬天,母亲最喜欢用柴火灶做猪肉炖粉条的大锅菜,空闲的时候,母亲也会在锅边上为我贴上几个饼子解解馋。
那浓郁的香味儿能飘出好远好远,现在想来,不知道是柴火灶做的饭香,还是母亲的手艺好,这么多年,我始终对儿时的饭香念念不忘。每当傍晚,夕阳西下,屋内是母亲在灶头前忙碌的身影,屋外烟囱炊烟四起。现在想来,这不就是安居乐业的场景吗?
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电磁炉、天然气、烤箱、蒸锅,电子化产品慢慢走进了人们的生活,柴火灶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遗忘。每当家里有客人,或有聚会的时候,老家的柴火灶就会重启。如今三十而立的我早已在大城市立足,城市里的饭店美食享用的不计其数。但是在我心头,柴火灶饭菜的味道却久久不能散去。每当回忆起,我的心中总是充满了思念和感慨。如今又回到了老家,一家人围坐在柴火灶旁,父亲忙着烧火,母亲忙着炖排骨、贴饼子。如很多年前一般,屋内欢声笑语,屋外炊烟袅袅。岁月静好,生活美满,就是这幅画面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