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网站看到《藏在饮食中的牵挂》一文,读后让我感触很深,母亲对于子女的牵挂,就在这一粥一饭里体现的淋漓尽致,在这篇文章里我读懂了这份牵挂,同样,这篇文章,也让我想到了我的母亲。
小时候,我脾胃不太好,一位中医建议母亲让我多吃山楂,可以用于开胃。我不喜酸,如果单说起山楂,我是不喜欢吃的,但是做成冰糖葫芦,酸酸甜甜,就变的符合口味了,自此,母亲每次上街,都要给我带回一根冰糖葫芦。第二年的春天,家里的小院被父亲种上了一颗山楂树,记得那天放学后,看见一颗小树苗在春风里摇曳,我问母亲那是什么树,“当然是你爱吃的糖葫芦啦”,就这样,这颗山楂树在小院里一天天长大、长高。
春天,山楂树长出嫩叶,等五月份就会长出白色的小花,远远望去,一簇簇的小花聚集在一起,像一朵白色的绣球一般。山楂晚熟,每年需等到深秋,红色才会染上枝头,跟花朵一样,也是一簇簇的,像红灯笼一样。在岁月的长河里,母亲通过自学掌握了糖葫芦的制作方法,每年从深秋到来年春天,母亲总要不厌其烦的在家一遍遍制作。为了变换食用口味,等深秋山楂采摘下树,母亲还会将山楂洗净放在玻璃瓶里,加入白糖、饮用水,放在锅里蒸熟,这就是最简单的山楂罐头,能存放很久供以使用。
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,饮食上很多东西都可以从超市买到,但是每到深秋,母亲还是会将山楂摘下树,做糖葫芦,做山楂罐头,晒制山楂干。这么多年,小小的山楂里藏着大大的母爱,每每回忆起来,总会让我的心底流出一股暖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