捉金蝉
日期:2025/7/10    来源单位:大葛寨站   上传人:张志栋   点击数:46      

夏日的黄昏总是来得迟缓,天边还泛着橘红的光,树林里已经浮起一层薄薄的暮色。我牵着孩子的小手,踩着松软的落叶往林子里走。她另一只手攥着塑料小桶,桶底躺着几根枯枝,随着步伐发出轻微的碰撞声。

树干上爬着几只金蝉,灰褐色的外壳在夕阳下泛着金属般的光泽。孩子松开我的手,踮起脚尖去够最低处的那只。她的指尖刚触到蝉翼,那虫子便“吱”地一声窜到了更高处。孩子也不恼,仰着脸咯咯笑起来,脖颈弯成一道稚嫩的弧线。

这场景让我想起二十年前的夏天。那时我们不用仰头寻找,而是蹲在树根处,盯着地面上的小孔洞看。同伴王晓总说能分辨出哪些是蚂蚁洞,哪些是蝉洞。他食指蘸了唾沫,悬在洞口上方,信誓旦旦说能感觉到气流。我们轮流趴在滚烫的泥地上,鼻尖几乎贴着土坷垃,就为了看清那个不足小指粗的黑窟窿。

现在的孩子不用这么费劲了。我托着女儿的腋窝把她举起来,让她能直接碰到树干中段的金蝉。她的手指比蝉翼还要笨拙,试了三次才终于捏住虫子的后背。蝉在她掌心剧烈震动翅膀,发出刺耳的鸣叫。孩子惊得手一抖,蝉便扑棱棱飞走了,翅膀划破空气的声音在林间格外清脆。

记得那年暴雨过后,泥土变得松软。我们带着铁皮小铲,沿着杨树林一路挖过去。铲子刮开湿土时会发出“嚓嚓”的声响,有时能挖到正在蜕壳的幼虫,半透明的身子像块温润的琥珀。最兴奋的是挖到蝉蜕,空壳轻飘飘的,保持着向上攀爬的姿态,腹部裂开一道整齐的缝。

女儿现在正蹲在灌木丛边,专注地观察着什么。我走近看,发现是只刚出土的金蝉,正缓慢地向树干移动。它的外壳还带着新鲜的泥土,六条腿像生锈的机械般一顿一顿地向前探。孩子用树枝轻轻碰了碰它,虫子立刻缩成一团,伪装成一颗不起眼的土块。

晚风穿过林梢,树叶沙沙作响。远处传来其他孩子的笑闹声,手电筒的光柱在渐浓的夜色里交错。女儿突然扯了扯我的衣角,举起小桶给我看。桶底躺着两只金蝉,正徒劳地扒拉着光滑的塑料壁。它们的复眼在暮色中泛着奇异的光,像是把最后的天光都吸了进去。

回家的路上,孩子坚持要自己拎着小桶。她走几步就要停下来看看,生怕虫子跑掉。路灯亮起来的时候,蝉壳在光线下呈现出蜂蜜般的色泽。桶里的动静渐渐小了,只有偶尔的窸窣声证明那两个小生命还在。孩子的影子被路灯拉得很长,在水泥路面上摇晃着,像极了当年那个扛着竹竿、裤脚沾满泥巴的孩童。